以前在評判一輛新車配置是否厚道,不少車評人會以是否配有全尺寸備胎,作為評判依據之一:即用全尺寸備胎的車,往往會認為比用非全尺寸備胎的車型更加厚道。
不過在近兩年,補胎液作為一種應急補胎工具,也逐漸成為了車企的第三種選擇當輪胎扎穿發生漏氣時,補胎液可以生成具有一定塑性,彈性和強度的高分子聚合物附著在胎壁上,從而將漏洞堵住
不過一般來說,取消備胎換成補胎液的做法,常見于豪華品牌車型,以及新能源車型。
但是疆哥在查看最近上市的新車時,卻意外地發現,奇瑞剛上的改款燃油新車-瑞虎3X,居然也把備胎換成補胎液有趣的是,這個改款的重點就是取消備胎,而且價格還保持不變
當然,在燃油車上把備胎換成補胎液的,并非只有奇瑞這一家寶駿310/310W,雪佛蘭科沃茲,標致5008等車型,也都是用補胎液來替代備胎的
本來全尺寸備胎變成非全尺寸,消費者就覺得很不厚道了現在車企居然還把備胎換成補胎液!看到這,很多網友就納悶了:為什么車企敢如此光明正大地減配呢由于這個現象正變得越發普遍,今天,疆哥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這事
1備胎換補胎液省大錢
首先車企這樣做,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減配省錢再換個角度,省錢的意思就是能多賺錢!乍一眼看去,可能會覺得備胎不值什么錢,畢竟比正常輪胎小那么多,但是你仔細查看一下備胎及其配件之后,完全可以發現少個備胎其實最少可以給車企省五六百塊
像輪轂,輪胎皮這些,你就算用最便宜的鐵輪轂,小N號輪胎,都得花個兩三百塊,如果車子配的輪胎比較大,去到八九百塊也不是不可能而配件:千斤頂,拆裝工具等,少也得花個幾十上百塊,再加上備胎及部件本身占用的空間結構,那成本明顯是補胎液的好幾倍乃至幾十倍
幾百塊才能完成的事情,現在幾十塊就能搞定倘若車子的銷量再上去一些,譬如像比較暢銷的無備胎車型——比亞迪秦PLUS那樣,一年就可以省下幾千個W了投入產出比這么高,車企自然樂意把備胎換成補胎液
2備胎需求降低
但其實,車企平替的理由也很充分:一方面取消備胎能降低車重,提升燃油經濟性和續航里程,另一方面,伴隨著道路建設得越來越好,用上備胎的概率越來越小。
沒有備胎,確實會大幅降低車輛行駛出現嚴重意外的便利性,但如果只是漏氣,少氣,泄氣的話,使用補胎液來保障車輛的應急使用,其實還是非常方便的。
無需拆裝輪胎,無需搬運工具,只要擰開輪胎氣門蓋,按說明書把補胎液灌進去,車子就立馬可以做到應急行駛了這對于那些不會換備胎,或者是力氣偏小的駕駛員來說,使用補胎液明顯是比換備胎更方便干凈的
綜上所述,去掉備胎車企省成本,消費者感知和體驗卻沒相差太多對于常見的扎釘,漏氣等狀況,補胎液也能將就著用在這種情況下,疆哥覺得,用補胎液取代備胎其實也不失是一種較為經濟的方案疆哥還是希望,車企將這一部分省下的成本,用于提升其他的配置或者以折價的方式,回饋消費者否則,就是赤裸裸的減配
最后,疆哥還是有要提醒大家的是,補胎液只是在緊急情況下使用,而且使用后是有后遺癥的因為充入補胎液后,車輪動平衡會受到影響,而且輪胎表層多多少少都會遭受腐蝕,進行補胎前需要進行清理
因此,如果條件允許的話,疆哥其實更推薦大家購買配備備胎的車型,然后買瓶補胎液備用畢竟在高速爆胎,或者是三更半夜輪胎漏氣還要長途行駛時,單靠補胎液是解決不了問題的
。